展览回放

涪陵线上博物馆:青铜削刀

    青铜刀是青铜工具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先秦时代最重要的青铜工具之一。青铜削刀是青铜工具刀发展成熟的表现。

   《尚书·顾命》载有“削,曲刃刀也”。《左传·桓公二年》注疏云:“削是刀之属”。可见,削是一种弧背凹刃的小刀,属于刀的一种。

    青铜削刀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商代的削刀多为长刀直背,凸刃,刀尖向后勾或翘。西周的削刀平刃直背,柄端有圆环,脊背厚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削刀多为凹刃,背有肩,柄有环。汉代铜削刀以直刃的为多。

    青铜削刀的用途多种多样,涵盖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先秦时代的青铜削刀在制造骨器、陶器、青铜器等手工业生产中可以作为工具刀使用;也可以在屠宰牲畜、刮切皮料时作为屠刀使用;还可以在餐桌上作为餐刀使用。先秦时代普遍在竹简上书写文字,青铜削刀在这时多被用作削竹简,起着橡皮和修正液的作用。春秋中晚期以后,受到铁器影响,其他用途的青铜削刀逐渐走向衰落,刮削竹简,修改文字这一类型削刀成为青铜削刀的主流,并一直延续至秦汉以后,成为秦汉文官的一种象征。

    涪陵地区出土的青铜削刀主要以战国秦汉时期为主,均为浑铸类青铜削刀,即刀身与刀柄合铸而成。


战国青铜削.jpg

战国铜削

    所示的战国铜削刀柄与刀身分界明显,刀体较窄,平背斜刃,柄后接圆形环首,便于穿绳携带。


JIQ02448-A-01东汉青铜削 (1).jpg

东汉青铜削

    图示的东汉青铜削刀柄与刀身分界不明显,刀体较窄,刀背呈微凹状,斜刃,柄后接圆形环首,便于穿绳携带。


JIQ01711-A-01东汉青铜削 (2).jpg

东汉青铜削

    图中的东汉青铜削刀身与刀柄连为一体,刀体较前两把削刀更为狭窄,平背直刃,柄和环的连接处有一段厚起,像箍的样子。


    削是古代刮削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具。削柄端的圆环,可以穿绳,佩戴在身上。青铜削刀是写字时必备的辅助工具。古人把这种削悬挂在腰间,随时书写简牍时拔出来使用。我们可以在汉代画象石和画像砖上看到书吏手捧着书写用的简或牍,腰间悬挂着环首削刀的样子。

汉砖.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