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放

涪陵线上博物馆:龙门桥的前世今生

    龙门桥是重庆境内最大的古桥,位于重庆市蔺市镇龙门社区一组,梨香河口。桥全长173.5米,宽8.75米,高25米,占地面积1518.13平方米。桥体为东西走向有三孔,中间孔洞较左右两侧孔洞宽。拱券由两层石块组成,长因深入桥体内,无法勘测。而辅券石凸出主券增添了层次感,桥下桥墩处呈现出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加宽,桥体内填充物由当地取材,黏土加碎石块更增加了桥身的稳固性。桥面则是条石铺砌,在桥的边缘地区开辟了排水口,以防雨天桥面积水。

图一 龙门桥照片.jpg

龙门桥全景

    龙门桥整个工程设计十分精巧,特别是桥上的石雕艺术。在桥南侧中拱顶部有一个呈三节葫芦状的石雕宝瓶,宝瓶背后的石栏板上刻有楷书“龙门”二字,对应的北侧石栏板上刻有楷书“龙门桥”三字。在南侧桥墩正上方,对称布置了一雌一雄两个石雕龙头,相对应的北侧桥栏上为两条龙尾。龙首高昂龙尾卷翘,口衔宝珠,镂空雕刻,技法精湛,栩栩如生。

图二 龙门桥青狮雕像.jpg

龙门桥青狮雕像

    龙门桥的修建也是一波三折。史料记载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便已经开始修建,但在前期修建中遇见了很大的困难,开工三年,耗银万两,却无功而返。直至龙门桥遇见它的“掌墨师”陈永恩。陈永恩多次承揽乡间桥梁建筑。经过数年的积累,陈永恩逐渐熟谙桥梁建筑之道,曾先后主持修建南川县达济、靖安、平澜3桥。修建过程中经费来源也是很大一个难题,陈师带头捐钱,带动大家募捐。同时又裁剪无关的人员、巧架木构,有效地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竣工。

图三 龙门桥龙首照.jpg

龙门桥龙首照

    自九十年代三峡工程动工后,龙门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至2006年底如若大桥不搬迁,或许将永久淹没在水底。为了保护这座重庆地区最大的古桥,将大桥整体搬迁到了离原地三百多米的蔺市小学附近。2009年成功的完成三峡库区唯一的整体项目,搬迁过程中在大桥内部还发现许多文物宝藏,为我们研究重庆地区清代文化提供了物证。

图四 龙门桥龙尾照.jpg

龙门桥龙尾照

    龙门桥以前作为涪陵新妙公路和蔺市的重要桥梁,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今龙门桥更多是作为当地人们休憩以及文化旅游资源,龙门桥也将以这种方式继续活在当地百姓的心里。


                                                                                            撰稿:王宏鑫

                                                                                            编辑:倪艺芮

                                                                                            审定:黄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