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历史与现代不可分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辉煌财富,是我们文化的源泉,是我们文明的根基,让它们滋养现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才能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期而至,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追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由来,上个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号召世界各国协力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作家、画家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5年7月,郑孝燮等11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倡议中国设立“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
截至2021年7月,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为展现文物资源活力和价值内涵,聚焦“让文物活起来”,喜迎党的二十大,发挥文物资源见证发展历程、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涪陵区博物馆将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6月11日,《涪陵春秋——涪陵历史文化陈列展》照常开放外,还将展出《文物的力量--涪陵区不可移动文物精品图片展》、《虎佑神州图片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展览》、《涪陵区全国、市级道德模范及中国好人事迹宣传展览》等临展。
同时,我馆和涪陵第五中学馆校共建项目之一“博物致知,文以化人”志愿者服务活动正式启动。20名五中学子将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博物馆为平台,点燃求知的火苗,以物养志,以文化人,在历史文化遗产中溯源文明,汲取力量,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
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几代传承,博物馆不仅是呈现过去文明的载体,更是开启更多未来智识的课堂。以文化遗产见证时代风华、以文化遗产滋养时代生活、以文化遗产助力时代发展,在富有创造力的多元文化氛围中,涪博人将以专业、热情与想象力填满了这座课堂。